媒体

【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研究要“ 接地气”

2016-02-0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党委宣传部 

  “学术研究要面向实践,要‘接地气’,研究成果要具有相应的实践价值和决策价值。”谈及对学术研究的认识,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纪月清这样说。在他看来,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以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接地气”的解决之道,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

  调研农机政策实施效果

  农机利用与农业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是纪月清在读书期间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成本开始上升。为此,在21世纪之初,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制造、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

  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与农民对农机的实际需求状况密切相关。有些观点认为,农民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的收入水平差异显著,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后进行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下降,进而减少农业产出。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的角度考察,这样的结论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通过对农民的农机利用和对农机服务来源选择进行的实证考察和理论分析,纪月清认为,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总需求增加,对大中型农机的需求更多且低收入农户更多地依赖大中型农机提供的服务。他还注意到,与小型农机不同,大中型农机多来源于农机服务市场而非农户直接投资购买。在农机服务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更多由投资购买机械转向购买农机服务。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纪月清提出了发展农机市场,促进市场农机服务对购买小型农机的替代,提高农机服务利用效率,降低农机服务使用成本等,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非农就业与农机支持的政策选择研究》,于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关注农业生产现实问题

  纪月清一直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系学习、工作。在他看来,这里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围绕现实问题提出科学的疑问和解决方案。正是这样的氛围,促使他从最初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转到农业经济领域,以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为研究方向。

  “学术研究应当坚持面向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纪月清认为,不与现实相结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就难以明确,容易有为研究而研究之嫌。

  目前,纪月清主要关注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问题。他认为,虽然近现代经济起飞的主要引擎在工业等非农产业,然而整体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的密切配合。非农产业发展需要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和组织制度也要做出适应性调整与创新,以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持续增长,从而有效释放农业劳动力,并提供充足的农产品支持非农部门的扩张。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升级,我国农业产业的生产组织与制度创新不断涌现。“这其中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关注,如与农业劳动交易有关的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农机社会化服务、‘联耕联种’式的集体决策与劳动提供等,还有与土地交易有关的农地产权制度革新和耕地细碎化消减等问题。”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减少不仅给农业增长带来了挑战,还可能诱发社会、环境、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纪月清说,目前自己所关注的另一焦点是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行为改变及其环境影响。

  传承学术薪火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纪月清说,有两位老师对他的学术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位是研究生阶段的指导教师钟甫宁,一位是本科阶段科研指导教师何军。

  “钟老师强调问题导向研究和对外围知识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纪月清看来,自己从事的很多问题导向的研究,来自于钟甫宁的言传身教,钟老师特别强调必须结合外围知识和一线的实践调研,才能正确使用经济理论与方法。

  而何军则是纪月清在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启蒙者。纪月清仍清晰地记得,一次他带着项目调查问卷向何军请教,何军不断地提问——研究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涉及哪些变量?这些变量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在他的指导下,纪月清对研究的程序严谨性有了深刻认识。

  纪月清延续着“传道、授业、解惑”之路。“这既是一个教授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在他看来,学术薪火就应该这样,代代传承。


编辑:李超 许天颖

阅读次数:9405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