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把真情洒在祖国大地上

2011-11-08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孙斐 李群 图片:

    裴保义(1914—1983),湖北武汉人,中国土壤学家,193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1945年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和实习。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农艺系教授。九三学社社员。裴保义毕生从事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始终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充分履行了一位科技专家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为中国土壤肥料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献身农业  奋斗一生
    裴保义,又名裴龙祥, 1914年3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28年,裴保义考入由教会兴办的武昌文华中学,这是中国湖广地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采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思想,他不仅学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更认识到了二者的相通和共存之处,为以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中西结合奠定了基础。1934年,裴保义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了为献身农业而奋斗的人生历程。1938年毕业后留校任农经系助教。1942年应黄瑞采教授的邀请转入农艺系任讲师,开始从事土壤肥力和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为了学习更系统的土壤肥料科学知识,裴保义于1945年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和实习。回国以后,担任金陵大学农艺系教授。1956年,苏联专家阿萨洛夫来华,裴保义协助他举办农业化学讲习班,同年,他被任命为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与农业化学系副主任。
    1954年,裴保义加入了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自此,经常深入农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50年代中后期,他编写了科普读物《熏土的肥土作用》,为丘陵地区的土壤培肥改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同时期,他还参加了研究全国劳模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的工作。
    1945年,中国土壤学会成立,裴保义成为学会的首批会员之一,他一直热心于土壤学会工作,曾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南京分会(江苏省土壤学会前身)第三、四届理事会秘书;江苏省土壤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他还被选为南京市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并担任江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裴保义毕生潜心于我国土壤农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土壤农化人才。随着学科不断发展,他对全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肥料学”“农业化学研究法”“施肥法”,以及“作物营养与施肥”等课程;与此同时,他和彭克明共同主编了《农业化学(总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介绍国外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学科发展新观念的教科书,为以后编写相关教材提供了重要参考。80年代初,中国恢复了研究生培养制度,裴保义被批准为首批硕士生导师,并且和史瑞和教授一起研究制订了中国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在学科界定上,裴保义认为,农业化学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但它属于生物学范畴,因此学习农业化学,需要从作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把握土壤—作物—肥料体系中物质转化的规律。他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化学有关课程,还要努力学好作物栽培学等生物学课程,以求全面、系统、深刻地研究农业化学知识。他常常告诫学生在阅读文献和进行科学研究时,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注意时空条件,以免发生谬误。
    裴褒义还注重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他要求年轻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先在教研室试讲,然后根据每个人试讲的情况,介绍授课的方法。空余时间,他还亲自帮助他们审阅修改讲稿,使他们尽快掌握教学的方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年轻教师讲课时,他尽量挤出时间去旁听,即使生病也不放弃,他仔细记录每个人讲课时存在的问题,课后给他们指正,提出改进意见。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年轻教师讲课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许多人很快成长为教学骨干。
求真务实  治学严谨
    作为一名学者,裴保义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谨治学。虽然受到文革时的政治冲击,被斥责为思想右倾的典型,但他依然坚持真理,毫不动摇。裴保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对宣传虚假现象。他认为坚持真理,求真务实是一个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做学问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弄虚作假。
    裴保义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个人得失置于度外。在对待农作物生产上,他倡导因地制宜。20世纪70年代初,苏南高产地区的化肥用量持续增加,但作物产量却增长有限;苏北低产地区因化肥供给不足,产量很少。为此,他建议农业行政部门应打破常规、从实际出发,缩减苏南高产区的化肥供应量,增加苏北低产区的化肥供应量,做到化肥供给的平衡,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这样苏北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才能被充分发挥,农作物产量才能大大提高。然而在当时,“报酬递减律”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观点,提出这样的建议要冒很大风险,但为了人民的切身利益,他毫不犹豫地向相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忘我科研  至死不渝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裴保义始终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使命。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他就从事水稻施肥的研究,历时近10年,是我国最早开展肥料定位试验的学者之一。50年代末,裴保义对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中“黑”与“黄”内在机理的阐明,为指导水稻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70年代初,他带领年轻教师开展绿肥新品种引种、保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绿肥的推广。他还指导两名研究生对在淹水条件下的绿肥氮及秸秆氮矿化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认识了绿肥在水田土壤中的养分释放规律。
    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长和大批耐肥高产新品种的推广,以化肥取代有机肥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宣传有机肥的作用,裴保义广泛搜集资料,写成《国内外有机物质的利用概况》一文,指出:“发展化肥生产固然重要,但如何合理地利用有机肥料,仍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他发明了液体石蜡封口的方法,使隔氧与排气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大大推动了有机肥的理论研究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裴保义抱病带领年轻教师到扬州市兴化县农村,开展水稻田间15N微区试验,研究杂交水稻的氮素营养规律及水田氮肥去向,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83年6月末,裴保义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住院期间,他依然没有放弃手头工作,亲自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并考虑学科建设等事项,甚至临终前几小时,他还在与研究生讨论论文选题的问题。1983年7月19日晨,裴保义先生离世,他在遗嘱中要求将遗体交给医学院,全部藏书赠给南京农学院土化系。裴保义先生这种一心为公,为了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忘我工作、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
  
主要参考文献: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录(内部资料)》.南京农业大学,1994,P87

审核:

校对:

编辑:谷雨

阅读次数:5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