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杰出的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刘大钧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8月22日19点5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1955年公派赴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回国后长期在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工作。
1981年5月至1991年11月历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南京农学院副院长、院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作物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农业部第一、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
曾任《遗传学报》、《遗传》副主编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作物学报》编委等。
刘大钧先生治学严谨、敏于思考、勤于实践、善于创新。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60余年,毕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育种工作,特别在外源优异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学术洞察力敏锐,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利用辐射育种技术选育出小麦新品种“宁麦3号”,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和细胞工程技术体系,率先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相结合创制小麦远缘新种质,发现了白粉病免疫基因Pm21,促成了远缘新种质在小麦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他领导的团队连续三期赢得美国麦氏基金资助,成为我校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大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担任校领导期间,创新教育理念,以开阔的视野、前瞻的思维,制定了新时期农科大学的学科发展规划,促进了学校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型;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派中青年骨干赴国外进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术中坚,有效缓解了复校初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娴熟的外交能力,大力推进并建立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扩充学校国际文献资源,为南京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开设并主讲《细胞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分析》等课程,编著出版教材10余部,先后培养了6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务骨干。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刘大钧教授。 微博@南京农业大学 资料图
刘大钧,男,1926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并留校任教。
刘大钧,男,1926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并留校任教。
1955年公派赴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回国后长期在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工作。
1981年5月至1991年11月历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南京农学院副院长、院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作物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农业部第一、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
曾任《遗传学报》、《遗传》副主编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作物学报》编委等。
刘大钧先生治学严谨、敏于思考、勤于实践、善于创新。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60余年,毕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育种工作,特别在外源优异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学术洞察力敏锐,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利用辐射育种技术选育出小麦新品种“宁麦3号”,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和细胞工程技术体系,率先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相结合创制小麦远缘新种质,发现了白粉病免疫基因Pm21,促成了远缘新种质在小麦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他领导的团队连续三期赢得美国麦氏基金资助,成为我校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大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担任校领导期间,创新教育理念,以开阔的视野、前瞻的思维,制定了新时期农科大学的学科发展规划,促进了学校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型;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派中青年骨干赴国外进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术中坚,有效缓解了复校初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利用广泛的人脉资源、娴熟的外交能力,大力推进并建立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扩充学校国际文献资源,为南京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开设并主讲《细胞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分析》等课程,编著出版教材10余部,先后培养了6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务骨干。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