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金秋十月,南京农业大学迎来了114周年华诞,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也走过了80个春秋。为纪念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80周年,10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在其金陵研究院举行了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80周年纪念座谈会。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副校长徐翔、董维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侯喜林,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卡勒姆·特维(calum turvey),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戴思锐、何秀荣、郭庆海、霍学喜,以及来国内部分高校的南农农经学科校友等近60位代表出席会议。徐翔主持开幕式。
据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的农经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学校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于1921年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农业经济系,1936年,率先在中国开展农业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这既是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的发端,也成为南农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开端。
长期以来,南农农经学科以“为人要实在、为研要实证、为事要实干”的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里,培养出中国第一批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培养了全国农经学科现有6名“杰青”中的4人,现有4名特聘教授中的2人,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才。在国际农经界,南农的校友在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知名高校担任教职,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担任要职,被国际同行称为“南农军团”。
周光宏指出, 严谨的学术规范、扎实的科学研究、前沿的国际视野,不但让南农农经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也为南农研究生教育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他强调,当前,南京农业大学正在努力建设********,研究生作为科研的主力和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无疑将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继续推动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共同为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事业培养出了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近60位代表出席会议 本网记者吴楠/摄
董维春,勒姆·特维(calum turvey),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钟甫宁分别以《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创办及其影响》、《The NAU-Cornell story》《辉煌的历史 灿烂的明天——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80周年回顾与展望》为题进行纪念报告。
董维春在报告中从南京农业大学的沿革谈到了金陵大学发展的历程,以及金陵大学的办学宗旨,金陵大学农科、林科的创办,中国农学会的创立、农经系与诺贝尔文学奖、中美合作的南京故事等。
他指出,虽然在体制上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农业实验所属于不同的学术机构,但在机制上其科学家在南京已形成为一个互相兼任、紧密合作的学术群体,这是对美国“农学院综合体模式”进行改造后的一种中国模式。 这种教育与科研合作模式一直沿袭到各自的不同历史时期。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科院共同成立了“研究生教育中心”,进一步发展了大学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模式。
勒姆?特维(calum turvey)则讲述了南京农业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故事。他表示,一个多世纪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今天,两者仍在进行众多的学术交流。
钟甫宁回顾了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80周年的历史,展望了学科未来的发展。他表示,自1936年金陵大学农科研究所招收农业经济学研究生以来,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在80年时间里,尽管有种种曲折,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还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生招生规模从仅仅1个单位、每年招生3~4人发展到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每年招生千名以上;培养质量也保持较高水平,先后有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钟甫宁强调,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厚积薄发,迅速壮大,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严谨的治学传统。现今的农经研究生教育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深入本国农村实际。他相信,只要农业经济管理界同行继续保持团结奋斗的传统,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方向,继续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规范的实证研究道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开幕式后,来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举行座谈,总结交流了各单位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探讨农经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发展的具体路径。
10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在其金陵研究院举行了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生教育80周年纪念座谈会。本网记者吴楠/摄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钟甫宁以《辉煌的历史 灿烂的明天——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80周年回顾与展望》为题进行纪念报告。 本网记者吴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