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与精确栽培技术”课题9启动会在河南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30浏览次数:110

   由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与精确栽培技术”课题9(主持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于11月27号在河南省漯河市召开启动会,正式启动和部署课题的实施建设工作。课题参与单位北京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技推广总站及其他课题相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时邀请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郭天财教授、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雷振声研究员、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郑义研究员、河南省周口地区植保植检站站长于思勤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朱艳教授、田永超教授及项目首席专家程涛教授作为专家小组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指导和提议。会议由河南农业大学马新明教授主持,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田志强及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张运栋研究员分别致辞。


   会议推选出郭天财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负责主持课题汇报及专家的提问与答疑。首先,河南农业大学张娟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程永政、北京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中心顾晓鹤等分别把河南小麦、玉米及河北麦玉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在听取汇报后,郭天财、朱艳、雷振生、郑义、田永超、程涛、于思勤等七位专家分别对此次汇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概括为如下方面:第一,实际、实用、实效。每个课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如果研究的课题不能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那么这个课题项目就得不到推广,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二,关于衔接问题。包括课题之间的衔接,以前大多数都是重复研究,不仅分散,而且效率还低,没有什么实际成果,还解决不了问题;课题与单位之间的衔接,一个课题项目的完成需要不同单位之间的协作,而各个单位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商讨如何设计实验,调查哪些项目,调查标准一致,使数据可以通向共用;课题与试验基地之间的衔接,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及生长区域,豫南是以水稻种植为主,豫北以小麦玉米为主,明确项目的种植作物,选择合理的种植基地;第三,坚持创新,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及解决问题;第四,做好专题研究与示范推广。


   会议结束后,专家和各课题负责人到田间示范区和试验点考察观摩,进行了进一步交流。目前,河南示范点核心示范区设在安阳滑县、漯河市郾城区、商丘市永城市以及许昌县,分别位于河南北部、东南部、东部及河南中部,是河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的主要区域,同时漯河郾城区、商丘永城市及许昌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而滑县作为河南省重要农业大县,信息化技术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专家对上述示范区的选择相对认可,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漯河郾城区和许昌县较近,是否算一个生态区,豫南有没相应的规划等。结合专家的意见,课题组表示在后面的示范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